“童年的紙飛機,現在終于飛回我手里”。周董的一首《稻香》勾起了多少80后的童年美好回憶。
現在很少能夠看到家長給自己的小孩折紙飛機了,因為商場里很方便就可以購買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玩具飛機,功能和觀賞度比起紙飛機強太多倍。家長也都在忙著應付生活的煩惱,根本就無法從嘈雜忙碌的現實生活中抽出時間靜下心來陪小孩子,更愿意購買玩具,這更方便快捷。
轉眼間,女兒一歲半了,家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玩具,都是我小時候從未見過的。比起女兒的童年,在物質上,我們那個年代的確是匱乏。但是,因為擁有廣闊的天地,擁有自由自在的時光,所以我們童年的生活也是五彩繽紛、妙趣橫生的,在趣味性上完全不輸給現在孩子的童年。
這個周末在家陪女兒玩的時候,因為周董的這首《稻香》,腦海里浮現出童年和小伙伴們一起折紙飛機的快樂時光,索性從抽屜里拿出彩紙,喊上老婆,帶著女兒一起重溫一會她老爸的童年時光。
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,每天面對的都是外面大自然的廣闊天地。每天的時光都是天馬行空的自娛自樂,發揮我們無限的想象力,就地取材DIY各種玩具。紙飛機當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。那個時候尚未出現如現在這般絢麗多彩的畫紙,都是從廢舊的書本或者報紙里找出紙張,然后經過簡單的加工,一架紙飛機就“生產”成功了。這樣簡單的一架紙飛機就可以讓小伙伴們愉快的度過整個下午。記得那個時候,快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每天無憂無慮的生活,無需面對現在讓家長煩惱的諸如網絡安全、電視成癮、空氣污染、食品安全、水污染等等這些后工業時代接踵而至的問題。
我們會折紙飛機的技術都是來自于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。折紙飛機用的都是普通的紙,但是最好材質硬一點,這樣折出來的紙飛機棱角分明,外表美觀,等到完工后試飛的時候,也比起一般粗糙的紙飛機飛得更高更遠。所以說折飛機也是個技術活,這些自娛自樂的消遣時光,也在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的培養了我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。在游戲中成長,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和能力,寓教于樂大概也不過于此吧,而且還是自學自樂。
記得那個時候,課間活動的時候,學校教室的樓上樓下到處飛的都是各式各樣的紙飛機,折法五花八門,大小也參差不齊。技術好的能飛得又高又遠,大家連連叫好。技術差一點的,還沒起飛就“墜機”了,也是引起哄堂大笑。更有甚者,直接把剛發下來的教科書撕下來,折成飛機,然后不過一會就會被“好事者”舉報,當然免不了被老師數落和批評了。
紙飛機承載的是我們童年的記憶,也夾雜著我們的歡笑和同窗好友之間的情誼。當它飛向天空的剎那,我們抬頭仰望,看到的是漫天飛舞的精靈,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希翼。蔚藍的天空上飄著如棉花糖一樣輕柔的云朵,紙飛機自由自在的在空氣里穿梭,我們幾個小伙伴手拉著手,遲遲不肯回到教室,哪怕上課鈴聲已經響起。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會洋溢在的肆無忌憚、無憂無慮的笑容。
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當我們意識到這些的時候,它已經失去了。當我們再回首的時候,感覺到的都是簡單的快樂、充滿青草味的芳香,而且這種味道會伴隨時間的流失而歷久彌新。
女兒和老婆在院子里的空地上追逐著紙飛機的飛行軌跡,耳邊傳來的是那銀鈴般清脆的笑聲。天色漸漸暗下來,夜幕緩緩降臨,家里的廚房里燈光已經亮起來了,那是母親在為我們準備晚餐。腦海中回憶著二十多年前的記憶,眼前是如此安靜、溫暖的景象,內心在這一瞬間,溢出一絲絲欣慰和甜美。不清楚這種感覺是到底是來至于已經遠去的記憶,還是來至于眼前的此情此景,我想二者應該兼有吧。
起身從椅子上站起來,喊了幾聲女兒的名字,她從院子的另一邊仿佛踩著快樂的音符,一蹦一跳的向我的懷里撲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