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不能忘懷這屬于童年的獨特味道
周末我隨母親去爬山,路過沙板梁無意間看見了兒時的美味——老瓜瓢,一下想起童年采摘青地瓜時的場景。我還記得有一種不能直接吃的地瓜瓜,頸很粗,皮膚有凸起白色的斑點,喜歡纏繞在籬笆、樹木和草叢里面,在老家田間地頭、楊樹行和河灘上隨處可見。
我是大山里的孩子,童年時,家里貧窮,買不起水果。果子成熟時節,經常和伙伴去大自然里尋找野果。有黑色的山茄子,宛如黃豆粒那么大,紫黑色的汁液,吃在嘴里甜甜的;還有紅色的野草莓、桑葚和山棗等,可我最喜歡的就是地瓜瓜,清甜的味道,甜甜的記憶,淡淡的花香。
它的學名叫“地梢瓜,”屬于多年藤蔓草本植物。植株極其柔弱,適合沙土地,生命力很強。 春天,細雨紛紛,睡了一冬的地瓜開始睜開朦朧的雙眼,在土里偷偷摸摸的探出頭。首先是嫩黃色的牙孢,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,開始長出嫩綠色狹長的葉片。時光悄然而至,地瓜瓜開出細碎白色的小花,如同棗花一樣美麗,在葉片上眨著多情的眼睛,采摘幾朵,放到鼻子跟前,散發出清香的味道。
葉子和柳樹葉子的形狀一樣,對著或者交錯生長,就是地瓜的稍微厚些。白色的花朵在葉片的腋下,在綠色的葉子襯托下,顯得那么樸實,雖然沒有別的花開得高貴典雅,可果實結出紡捶形膨大的青瓜,中間粗,兩頭尖尖,呈流線形,樣子很像羊角,皮膚表面很光滑,乳白色奶汁弄在手上粘粘的,清香甜蜜的味道是我們兒時最美的果子。
夏天山坡上新長出青色的地瓜瓜正是好吃的時候。撥開草叢,一串串嫩綠色的果實有拇指大小,外表像苦瓜,瓜瓤像絲瓜。我一邊吃一邊采摘,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品嘗,甜甜的,脆脆的果肉。等長得稍微老了,軟綿綿的感覺,就爵不動了。伴著微風,會讓你心曠神怡。說起地瓜瓜渾身都是寶,根有補氣益精的作用,體質虛弱,乳汁不足,清熱降火,消炎止痛。
喜歡繞頸的瓜瓢還可以外用治療疥瘡,五步蛇咬傷;地瓜瓢用于補虛助陽,止咳化痰,果實治療勞傷。種子絨毛可以止血。聽嬸嬸說過,自己得了糖尿病,花了很多錢,藥吃無數,聽朋友介紹老瓜瓢的殼泡水喝,可以治療糖尿病,后來她堅持喝三個月,血糖居然降低了。
深秋過去了,老瓜瓢漸漸地變黃了,里面有毛蓉蓉的白長毛,白毛根部有黃色扁卵形的種子,當長到一定程度,自然裂開一條縫隙,這時成熟的老瓜瓢迫不及待的去等著你采摘。那時淘氣的我們把口袋摘滿,然后肆無忌憚的把瓜瓢的種子輕輕一吹,讓它們像蒲公英一樣飛到哪里哪里就是家,希望來年春天在每個角落里都有它們的足記。
童年里飄香的野果珍藏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。兒時的美味,只能留在青春歲月里,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,地瓜瓜再也沒人吃了。但農村田間荒山仍然可以看見,隨著時光的流逝,只能成為一道永恒的回憶。